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湖北省历史时期地震灾害统计特征及其减灾对策
引用本文:刘成武,吴斌祥,黄利民.湖北省历史时期地震灾害统计特征及其减灾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15(3):131-136,146.
作者姓名:刘成武  吴斌祥  黄利民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咸宁学院,城乡规划与资源科学系,湖北,咸宁,437005
2. 湖北省民政厅,湖北,武汉,430070
3. 咸宁学院,城乡规划与资源科学系,湖北,咸宁,437005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2001B45003)
摘    要:文章以史料为据,对湖北省历史地震的地学规律、承灾体的特点及其减灾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历史地震的地学规律主要表现在:(1)从时序特征看,地震活动涨落的时间非均匀性十分明显,大约300余a经历一个地震活动周期;年震区与年震率有明显的增大趋势;2.3月是地震相对多发季节,而汛期内地震未见明显增多;(2)从空间特征看,地震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多发生在活动性断裂的特殊构造部位及隆起、坳陷边缘地带;中强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鄂西与鄂东两片地区;地震与地质灾害在分布上有明显的耦合关系;(3)从地震种类看,过境性地震较多,源发性地震以构造地震为主;1949年以来,水库地震明显增多;(4)从震级来看,小地震为主,中、强地震不多,特大地震少见。湖北省地震灾害具有“自然灾害种类多、灾情较重;地震集中分布区大、中型水库多,地质灾害较严重;境内长江中游沿岸(宜昌-沙市)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但大堤防洪、防震标准低,地震引发溃堤的潜在洪水灾害威胁大;民众防震意识淡薄,房屋与建筑工程防震能力差”等特征。针对以上特点,提出以下防灾策略:(1)提高民众防震减灾意识;(2)省内、外地震监测并举,提高预报能力;(3)并发灾研究、并发灾防治,建设有本省特色的减灾“预防文化”;(4)加强针对性专题研究,确定重点防震区域,提高综合防灾能力。

关 键 词:湖北省  历史地震  地震灾害  地学规律  减灾对策
文章编号:1003-8035(2004)03-0131-06

The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the seism-disaster in historic period of Hubei Province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disaster reduction
Abstract:
Keywords:Hubei Province  seism-disaster  the geographical law  the countermeasure of disaster reduction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