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棒对旋涡星系中央恒星形成的作用
引用本文:林野.棒对旋涡星系中央恒星形成的作用[J].天文学进展,2014(4).
作者姓名:林野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 上海天文台,星系与宇宙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摘    要:使用了目前最大的棒旋星系样本之一,着重于研究旋涡星系中央的比恒星形成率(sSFR)和棒结构的关系。我们用1g sSFR=-11 a~(-1)作为星系宁静态和活跃态的分界,统计对比了棒旋星系和非棒旋星系中央的sSFR,发现相对于非棒旋星系,棒旋星系处于中央宁静态的比重更大,而在中央活跃态其恒星形成活动更剧烈。为消除星系样本恒星质量差异对星系中央sSFR统计结果的影响,获得控制样本,使棒旋星系和非棒旋星系具有相同的恒星质量分布。随后发现这两类星系在中央宁静态中的统计差异消失,而在中央活跃态棒旋星系的恒星形成活动依旧相对剧烈,尤其体现在长棒星系中。这说明棒结构对旋涡星系中央的恒星形成起到促进作用,且作用效果与棒的长短相关。

关 键 词:棒旋星系  星系中央  比恒星形成率

The Effects of Bar Sturcture on the Central sSFR of Spiral Galaxies
LIN Ye.The Effects of Bar Sturcture on the Central sSFR of Spiral Galaxies[J].Progress In Astronomy,2014(4).
Authors:LIN Ye
Abstract:
Keywords:barred galaxies  galaxy central  sSFR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