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河北近岸海域水生系统中痕量金属浓度分布特征及生物富集
引用本文:丁喜桂,叶思源,袁红明.河北近岸海域水生系统中痕量金属浓度分布特征及生物富集[J].海洋科学进展,2012,30(4).
作者姓名:丁喜桂  叶思源  袁红明
作者单位: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和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典型河口沉积物痕量金属形态与沉积物二次污染机理,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探测与评价,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和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河北省近岸海域水生系统各介质(沉积物、水、生物)重金属污染及生态效应评价,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项目——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综合地质调查与评价
摘    要:于2006-05-07采用同站位多介质同时采样的方法获得了表层沉积物样20件,底层水20件,沉积物间隙水17件,生物样27件,系统分析了各介质中痕量金属浓度的分布特征、相关关系及生物体对痕量金属的富集状况.对于不同介质来说,表层沉积物中痕量金属浓度最高,生物体和间隙水次之,底层水最低;然而与各介质的国家标准相比较,沉积物中痕量金属浓度基本无超标,底层水中痕量金属Cu,Pb,Zn的平均浓度大大超过国家海水水质一级标准,生物体中痕量金属Zn和Cu在各类生物体内的平均浓度远远超过国家海洋生物质量一级标准,根据澳大利亚国家卫生和医学研究理事会制定的人体消费卫生标准,As和Cd的浓度则严重超过人体消费标准;各类生物对痕量金属的富集系数均大于20,最高可达10 000以上;相关分析表明,沉积物、底层水及间隙水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0.6),生物体中多数痕量金属与其它介质中痕量金属的相关性不明显,仅元素Cu和Pb与沉积物中的Cu和Pb有相关性(R分别为0.547和-0.523,P值均小于0.05).

关 键 词:近岸海域  沉积物  痕量金属  生物富集

Trace Metal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Water and Marine Organisms Along Hebei Coast
DING Xi-gui , YE Si-yuan , YUAN Hong-ming.Trace Metal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Water and Marine Organisms Along Hebei Coast[J].Advances in Marine Science,2012,30(4).
Authors:DING Xi-gui  YE Si-yuan  YUAN Hong-m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