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马来西亚沙捞越深水区第三纪沉积层的地震层序地层研究
引用本文:AbdulManafMohammad 陈泓君 等.马来西亚沙捞越深水区第三纪沉积层的地震层序地层研究[J].海洋地质,2002(4):47-63.
作者姓名:AbdulManafMohammad  陈泓君
摘    要:已在沙捞越深水区开展了地震层序地层的解释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可行的确定地层界面的年代地层表,并对地层内部的深积体系和岩相进行识别,编图及解释,用来解释的数据包括8000km的地震测线以及四口钻井资料。该项研究辨认和对比了8个地震层位的顶界面,以南海区域构造事件为基础,又将8个沉积层序合并为四个超层序(A,B,C和D),其中六个地震地层与利用四口钻井和古生物资料,确定其中六个地震层序的年代,另外两个较老的地层通过与全球海平面变化对比确定其年代。根据四口钻井的古生物,岩性,古岩相资料的GR编录进一步划分层序。在研究区同时开展了地震相分析,解释出四个主要的从非海相到深海相变化的地震相(相I-IV)。超层序C渐新统一下中新统的地震相图表明自下而上含有这四个主要地震相。该超层序为海侵体系,其古海岸线呈北西-南东向展布,超层序D中中新统至现代地震相图表明其含大部分外陆架到深海相沉积(地震相Ⅲ-Ⅳ)。其古海岸线为东西向展布,已制订出了一个有效的年代地层表,该表可将该研究区的二级一四级层序联系起来。并可将Ru和Pigott(1986)所提出的断陷事件,局部构造演化历史,Shell的Ⅰ-Ⅷ沉积旋回(Ho,1978)与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Haq等,1988)进行对比。该项研究同样有助于确定潜在的储集类型。非海相至浅海相的构造圈闭主要集中在超层序C中,而盆底扇的地层圈闭主要分布在超层序D中。

关 键 词:马来西亚  沙捞越深水区  第三纪  沉积层  地震层序地层  水深  古环境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