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福建沿岸一次飑线过程发生发展机理分析
引用本文:裴昌春,赵宇,程思.福建沿岸一次飑线过程发生发展机理分析[J].气象科技,2019,47(5):841-850.
作者姓名:裴昌春  赵宇  程思
作者单位:1 福建省泉州市气象局,泉州 36200;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4,福建省泉州市气象局,泉州 362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5049,41475090,41475038),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福建省气象局基层科技专项(2019J04),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Z040)资助
摘    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1°×1°)的逐6h再分析资料结合ARW-WRF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结果对2018年6月20日发生在福建沿岸的一次飑线过程的发生发展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本次飑线过程属于槽前型,对流层低层存在发展的低涡切变,切变南侧有冷空气南下,低空西南急流不明显,但有持续的暖湿气流输送至福建中北部地区,飑线生成于低涡南侧的沿岸附近。②飑线发展期间系统南侧低层风速不断增大且维持高的水汽输送和不稳定能量;前期对流的触发因子包括锋面对流系统的冷出流、地形的抬升以及海风锋造成的冷堆强迫抬升;后期冷出流边界与海风锋边界碰撞合并,加强了低层辐合促进了对流的发展,是飑线形成的主要原因。③飑线成熟时期地面存在中高压和尾流低压,高压后部为强烈的辐散区,风速较大;成熟时期内部存在两支气流,前向入流为低层暖湿气流在飑线前方流入并在对流云区被抬升,后向入流为中层干冷空气在飑线后方流入,在低层形成下沉运动,是地面大风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 键 词:飑线  冷出流  海风锋  中尺度结构
收稿时间:2018/9/17 0:00:00
修稿时间:2019/5/14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科技》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科技》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