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藏得不日错—拉果错湖链形态、水文与水化学特性
引用本文:饶娇萍,贾沁贤,刘喜方,王洪平,罗玉虎.西藏得不日错—拉果错湖链形态、水文与水化学特性[J].地球学报,2019,40(5):737-746.
作者姓名:饶娇萍  贾沁贤  刘喜方  王洪平  罗玉虎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南京市国土资源局,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工作项目(编号: DD201600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40573056)
摘    要:得不日错—拉果错湖链包括三个微小型上游淡水湖和一个92 km2的末端盐湖, 在青藏高原湖链中是一个微型湖链。研究发现, 该湖链是一个陆地、湖泊和河流空间分布清晰的小流域; 但湖泊的补水量与其隶属的次级集水盆地面积无正比关系, 地下水对湖链进行了跨越空间顺序的补给, 且明显与湖岸线发育度(SDI)有关。湖水潴留时间差异极大, 源头湖泊得不日错仅为4.39天, 而末端湖泊拉果错长达1 586.96天(4.35年)。在水质特征上, 湖链中三个上游湖泊相似性极显著, 而末端湖泊则与基布茶卡和扎布耶北湖极为相似, 表明藏北高原湖泊水化学的演化具有相同趋势。湖链中, 大多数湖泊水化学成分的含量, 随着湖泊在湖链中位置的降低而逐渐增加; 但K+在湖泊内是消耗过程, 在河道内却是一个增益过程; Ca2+的趋势是随着湖链水体下行浓度逐渐减少; 与1978年对比, 拉果错湖水盐度下降了23.98%, 与青藏高原湖泊湖水淡化趋势相吻合; 但 SO2– 4和CO2– 3表现出含量大幅上升的异常变化, 上升幅度分别为127.77%和288.95%, 原因有待探明。总之, 青藏高原湖泊的水源补给特征值得从事西藏湖泊水文研究者注意。

关 键 词:西藏    得不日错—拉果错湖链    水化学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