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北京一次对流暴雨过程的干冷空气活动及作用
摘    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1°×1°NCEP再分析资料、微波辐射计及风廓线雷达等加密观测资料,针对2011年6月23日北京地区发生的一次强对流暴雨过程,对高低层干冷空气活动及其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高低层配置符合干侵入三维模型,中层以上的干区与水汽图像的暗区相吻合,同时配合有自高纬向低纬传播的高位涡带,北京地区干侵入特征明显。微波辐射计与风廓线雷达观测能够实时追踪干冷空气造成的温度、湿度和风场变化,6 km高度以上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最为显著,两者下降到最低点的时间与强对流的触发时间有较好的一致性,高层干冷空气对强降水有一定激发作用。干侵入降低了大气稳定度,造成高层θse低值中心垂直位于低层θse高值中心之上,探空曲线呈典型的喇叭形开口结构。回流干冷空气与气旋前部暖湿气流形成准静止锋,850 h Pa以下低层温度锋区显著,为对流的发展加强提供了热动力条件,回流冷空气形成的东部高压有利于雷暴系统在北京地区滞留,延长了降水时间。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