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涠洲岛珊瑚礁生态区各种形态磷含量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引用本文:韦蔓新,黎广钊,何本茂,李智,谭趣孜,王欣.涠洲岛珊瑚礁生态区各种形态磷含量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台湾海峡,2013,32(2).
作者姓名:韦蔓新  黎广钊  何本茂  李智  谭趣孜  王欣
作者单位: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红树林保护重点实验室,广西北海,536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广西908专项资助项目
摘    要:根据2007年12月、2008年3、6和10月对涠洲岛珊瑚礁生态区进行4个季度的调查资料,首次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各种形态P的含量分布、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涠洲岛珊瑚礁生态区P的含量不高,作为主要环境评价因子的CDIP均在一类海水范围内;在所有形态P中,只有CTP和CDP具有春季>秋季>夏季>冬季的变化规律,其余形态P却各具特色;但4个季节P的存在形态均是以DP为主,占TP含量的74.65% ~88.96%;各种形态P含量的平面分布受风生流的影响极为明显,而且突出体现在CTP和CPP的含量分布上.相关分析表明,各种形态P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其中CDP与CDOP在4个季节均以显著(p<0.05)以上的正相关出现,但只有春夏季成为CTP的主导控制因子.涠洲岛珊瑚礁生态区各种形态P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主要突出体现在受风生流影响较大的CPP相关水平上.但各种形态P与浮游生物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却与浮游生物的兴衰有关,在浮游生物量较低的春季,各种形态P含量只对浮游植物丰度、均匀度、多样性指数和多样性阀值产生显著的正、负相关影响,而在浮游动、植物和初级生产力显著增加的秋季,所有形态P含量与浮游动、植物和初级生产力之间的密切关系却主要集中体现在CPP和CDOP对浮游植物数量变化以及对浮游动物的总种数、丰度、多样性指数和多样性阀值的正、负相关影响上,与珊瑚礁生态系的元素循环和能量传递速率加快,P获得快速再生并对浮游动、植物和初级生产力起明显促进作用有关.

关 键 词:海洋化学  珊瑚礁生态区  各种形态P  季节变化  影响因素  涠洲岛

Seasonal variation of different forms of phosphorus a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in coral reef ecoregion of Weizhou Island
WEI Man-xin , LI Guang-zhao , HE Ben-Mao , LI Zhi , TAN Qu-zi , WANG Xin.Seasonal variation of different forms of phosphorus a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in coral reef ecoregion of Weizhou Island[J].Journal of Oceanography In Taiwan Strait,2013,32(2).
Authors:WEI Man-xin  LI Guang-zhao  HE Ben-Mao  LI Zhi  TAN Qu-zi  WANG Xi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