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兴安岭南段多金属矿成矿作用和找矿潜力
引用本文:曾庆栋,刘建明,褚少雄,郭云鹏,高帅,郭理想,翟媛媛.大兴安岭南段多金属矿成矿作用和找矿潜力[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6,46(4):1100-1123.
作者姓名:曾庆栋  刘建明  褚少雄  郭云鹏  高帅  郭理想  翟媛媛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973”计划)项目(2013 CB4298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1390443),Supported by 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Program Project (2013 CB429804) and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ng of China(41390443)
摘    要:大兴安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位于中亚造山带东部贺根山断裂与西拉沐伦河断裂之间,处于古亚洲洋构造与古太平洋构造的叠加部位。具有双层结构特征(基底以二叠纪地层为主,盖层为侏罗纪早白垩世地层),发育了多期的构造、岩浆活动,以及众多的多金属矿床。区内矿床以多成矿元素共生、伴生为特点,按成矿作用特征划分为4个成矿系统(斑岩、矽卡岩、热液脉状、碱性花岗岩成矿系统)。斑岩成矿系统包括斑岩钼多金属、锡多金属2个亚成矿系统,矽卡岩成矿系统包括矽卡岩型铁锡、铅锌银2个亚成矿系统,热液脉状成矿系统包括银多金属、铜多金属、锡多金属3个亚成矿系统,碱性花岗岩成矿系统为稀有稀土成矿系统。大兴安岭南段多金属矿床形成于2个主要时期:晚二叠—世三叠纪、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两期成矿作用均与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成矿物质来源既包括深部岩浆带来的物质,也包括区内地层,具有多来源特点。晚二叠—世三叠纪多金属矿床形成于古亚洲洋构造体系,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多金属矿床形成于古太平洋构造体系。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及良好的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异常表明大兴安岭南段仍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关 键 词:有色金属  多金属矿  成矿系统  叠加  中生代  大兴安岭南段

Poly-Metal Mineralization and Exploration Potential in Southern Segment of the Da Hinggan Mountains
Zeng Qingdong,Liu Jianming,Chu Shaoxiong,Guo Yunpeng,Gao Shuai,Guo Lixiang,Zhai Yuanyuan.Poly-Metal Mineralization and Exploration Potential in Southern Segment of the Da Hinggan Mountains[J].Journal of Jilin Unvi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2016,46(4):1100-1123.
Authors:Zeng Qingdong  Liu Jianming  Chu Shaoxiong  Guo Yunpeng  Gao Shuai  Guo Lixiang  Zhai Yuanyuan
Abstract:
Keywords:nonferrous metal  poly-metal deposit  ore-forming system  superposition  Mesozoic  southern segment of the Da Hinggan Mountain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