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豫北平原全新世孢粉记录气候变化与古文化演替
引用本文:李贶家,顾延生,刘红叶.豫北平原全新世孢粉记录气候变化与古文化演替[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6,46(5):1449-1457.
作者姓名:李贶家  顾延生  刘红叶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湿地演化与生态恢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2261;40930210),生环国重自主课题(GBL11203)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41072261
摘    要:在14C测年和岩石学的基础上,对豫北平原全新世钻孔沉积物孢粉分析,发现了蒿属、藜科、禾本科、菊科、莎草科、香蒲属6大科属草本,桦属、栎属、榆属3大科属阔叶类,以及裸子植物和蕨类各2种。孢粉含量具有6阶段的组合特征,分别对应6个时期的古气候与古环境演化:10 200~8 200 cal BP,气候冷湿,8 200 cal BP处指示了一次较大的降温事件;8 200~4 000 cal BP,温湿条件有波动,整体上显示了全新世中期整体暖湿气候的特征;4 000~3 300 cal BP,湿度较4 000 cal BP时降低,气候由冷湿向冷干转变;3 300~2 400 cal BP,整体呈寒冷干旱的气候特征;2 400~1 350 cal BP,温度小幅回升,降水增加,气候变暖变湿;1 350 cal BP迄今,温度小幅回落,气候较为干凉。总体上呈"凉湿—暖湿—凉干"的变化特征,各对应时期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分别呈现出"欠兴旺-兴旺-衰落"的景象。全新世气候的变化对古文化的兴衰演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温度和湿度升高时期,受水热配置影响,喜湿热动植物增多,植被茂盛,原始农牧业生产力上升,物质相对丰富,人口增加,文化遗址单个规模、密度增大,显示出古文化兴旺的景象;反之,原始农牧业生产力下降,物质相对匮乏,文化遗址单个规模、密度相对变小,显示出古文化衰落的景象。本文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中原地区中、晚全新世古气候变化与古文化兴衰之间有着很好的耦合关系。

关 键 词:豫北平原  全新世  孢粉记录  考古记录  气候变化  文化演替

Holocene Climate Changes Derived from Spore-Pollen Records and Neolithic Culture Succession in Northern Henan Plain
Li Kuangjia,Gu Yansheng,Liu Hongye.Holocene Climate Changes Derived from Spore-Pollen Records and Neolithic Culture Succession in Northern Henan Plain[J].Journal of Jilin Unvi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2016,46(5):1449-1457.
Authors:Li Kuangjia  Gu Yansheng  Liu Hongye
Abstract:
Keywords:northern Henan Plain  Holocene  spore-pollen  archaeological sites  climate change  culture success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