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瓯飞浅滩及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水动力响应
引用本文:吴创收,黄世昌,罗向欣,穆锦斌,赵鑫.瓯飞浅滩及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水动力响应[J].海洋通报,2015,34(4):399-406.
作者姓名:吴创收  黄世昌  罗向欣  穆锦斌  赵鑫
作者单位: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0,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0,中山大学 海洋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0,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0
摘    要:基于2013年4月在温州瓯飞浅滩及附近海域采集大中小潮25个观测点的表层沉积物样品以及同步流速观测资料,分析表层沉积物的特征以及对水动力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瓯飞浅滩及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径普遍较细,中值粒径范围0.005 9~0.352 mm,平均0.014 9 mm,以粘土质粉砂为主。空间分布上,粒径呈现出"河口河槽粗,口外海域细";"北部粗,南部细"分布特征;河口区大小潮沉积物粒径变化明显,而口外海域大小潮沉积物粒径没有明显的差异;沉积物粒径越粗,分选系数越差,偏态系数更偏重负值;粒径越细,分选系数越好,偏态接近正偏;(2)由于受到地形和水动力的影响,不同区域的表层沉积物表现出不同的运移方向;GSTA模型结果显示大小潮泥沙输移方向不同,但总体上还是向南-东南方向运移,泥沙主要来源于上游的河流来沙以及海域来沙,而且局部泥沙的交换也是海域泥沙运移平衡的主要途径;(3)该区域河口区潮流输沙作用范围较大,开敞海域主要分布在5 m等深线以内;而对于波浪的掀沙作用主要受到波能的大小以及实际水深的影响。在水深5 m以内的近海海域沉积物的泥沙运移主要是以波浪和潮流的联合作用为主,而外海的表层沉积物泥沙运移特征主要是以波浪掀沙作用为主。

关 键 词:瓯飞浅滩  沉积物  粒度  余流
收稿时间:2014/10/11 0:00:00
修稿时间:2014/12/31 0:00:00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sediment grain size in Oufei Shoal and adjacent sea area and hydrodynamic response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