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物痕迹学的地质意义及应用例选
引用本文:王宝永.生物痕迹学的地质意义及应用例选[J].海洋学研究,1984(2).
作者姓名:王宝永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摘    要:痕迹学是研究现代和古代生物活动痕迹的科学。该学科最早由里克特(1936)提出,他指的是“活着的动物在沉积物内或沉积物表面上活动所产生的构造”或称为“生物扰动构造”。尔后,国外许多学者,诸如塞拉赫、舍费尔、赖内克等人,提出各种分类意见并不断加以充实。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痕迹学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研究沉积环境的新兴学科。人们把研究现代生物活动痕迹叫新痕迹学;把研究古代生物活动痕迹叫古痕迹学。不论是现代或古代动物活着时留下的“足迹、移迹、潜穴、钻孔、栖息、觅食、逃逸、隐伏、粪便”等痕迹,它们都属于生物成因的构造。痕迹或痕迹化石是当时沉积环境的真实记录。国外学者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