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敦煌地块三危山地区花岗岩体地球化学、锆石U Pb定年及Hf同位素特征
引用本文:王楠,吴才来,马昌前,雷敏,郭文峰,张昕,陈红杰.敦煌地块三危山地区花岗岩体地球化学、锆石U Pb定年及Hf同位素特征[J].地质学报,2016,90(10):2681-2705.
作者姓名:王楠  吴才来  马昌前  雷敏  郭文峰  张昕  陈红杰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37;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37,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37,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37,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37,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摘    要:敦煌地块主要由前寒武纪TTG片麻岩和变质表壳岩组成,并且出露有大量古生代花岗岩,对这些花岗岩的研究工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敦煌地块的构造演化及地球动力学意义。本文对三危山地区的党河水库花岗岩体和沙枣园花岗岩体进行了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党河水库岩体侵位时代为461.7~438.1Ma,沙枣园岩体的岩石组合为中粒二长花岗岩-细粒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457~433.9Ma,均属早古生代时期产物。2党河水库岩体为I型花岗岩,ε_(Hf)(t)为-5.5到+2,t_(DM2)为1.3~1.7Ga。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判断其源岩为中元古代古老地壳为主,同时含部分新生地壳成分的(变)基性岩。沙枣园岩体为S型花岗岩,ε_(Hf)(t)为-8.6到-0.9,t_(DM2)为1.5~1.9Ga,其源岩为富长石贫黏土的(变)杂砂岩,源岩时代为古元古代晚期至中元古代早期。3两个花岗岩体的残留相同样为石榴石、角闪石和斜长石为主的麻粒岩,并且部分源岩可能与Columbia超大陆的聚合和裂解有关。4党河水库岩体和沙枣园岩体均属造山带花岗岩,因此敦煌地块内的早古生代造山活动可提前至461.7Ma,并且结束时间晚于中央造山带。而敦煌地块造山活动时限和花岗岩的时空分布与北侧的天山-北山造山带具有较强的对应关系。推测敦煌地块在早古生代期间卷入了中亚造山带的造山活动中,未受或只是早期受到南侧的中央造山带影响。

关 键 词:敦煌地块  花岗岩体  地球化学  U  Pb年代学  Hf同位素特征  构造意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