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秋冬季大气重污染气象条件及其气候特征研究
引用本文:梅梅,朱蓉,孙朝阳.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秋冬季大气重污染气象条件及其气候特征研究[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9,15(3):270-281.
作者姓名:梅梅  朱蓉  孙朝阳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北京 100081
基金项目: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区域大气承载力与空气质量改善路径”(DQGG00302)
摘    要:基于1961—2017年的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等数据,采用大气自净能力指数(ASI)建立了重污染气象条件等级判别方法。通过对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秋冬季大气重污染气象条件的长年代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大气重污染气象条件多年平均水平来看,山西晋城从发生频次到极端性均为最高,北京、河北廊坊和河南郑州多发,河北保定、石家庄和衡水极端性较高。自1961年以来,虽然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秋冬季大气重污染气象条件在历史上均有发生,但发生次数在2010年后显著增加,这是导致大气重污染频发的重要因素之一。相比2013—2016年,2017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大气对污染物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好,虽然北京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仍然多发,但极端性明显降低。20世纪80年代和2010年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气象条件发生频次均较多,这受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冷空气强度和大气滞留条件变化的明显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城市化的影响。

关 键 词:大气重污染气象条件  大气自净能力指数(ASI)  大气滞留  京津冀  
收稿时间:2018-09-27
修稿时间:2018-12-1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