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华北克拉通南部元古代熊耳群硅质岩地球化学及形成机制研究
引用本文:李红中,周永章,张连昌,何俊国,杨志军,梁锦,周留煜,瓦西拉里.华北克拉通南部元古代熊耳群硅质岩地球化学及形成机制研究[J].岩石学报,2012,28(11):3679-3691.
作者姓名:李红中  周永章  张连昌  何俊国  杨志军  梁锦  周留煜  瓦西拉里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275;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广州 510275;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广州 510275;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广州 510275;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广州 510275;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广州 510275
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科技部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406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3040);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和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GPMR200804)联合资助.
摘    要:熊耳群是华北地台南缘古元古代末伸展-裂解作用的产物,它以偏基性的中性火山岩为主,沉积岩主要位于其顶部和底部并常常以夹层的形式发育于火山岩中。地球化学及SEM-EDS分析结果表明,熊耳群顶部马家河组火山岩中夹层硅质岩的特征为:SiO2含量65.55%~80.33%,平均73.41%;结晶程度偏低, Ba、U和ΣREE含量、Al/(Al+Fe+Mn)值、Fe/Ti值、(Fe+Mn)/Ti值、Ba/Sr值等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硅质岩为热水沉积成因;硅质岩Al/(Al+Fe+Mn)值、MnO/TiO2值、Al/(Al+Fe)值、Al2O3/(Al2O3+Fe2O3)值、Sc/Th值、U/Th值、(La/Yb)N值、δCe值、(La/Ce)N值指标指示其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岩石K2O/Na2O值、SiO2/(K2O+Na2O)值、SiO2/Al2O3值显示其属于火山喷发作用相关的硅质岩, 而Al2O3/TiO2值、V/Cr值、Ni/Co值则进一步反映了中基性岩浆作用对硅质岩的影响;硅质岩沉积体系受控于地球内动力,其原始热水沉积体系发育的能量来源于岩浆的加热作用,而相关热水流体的溶解、淋滤作用实现了热水体系内物质的富集并构成了硅质岩物质来源的主体 。

关 键 词:硅质岩  元古代  熊耳群  火山活动  热水沉积
收稿时间:2012/7/18 0:00:00
修稿时间:2012/9/18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