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云南石林地质公园土岩、土根界面过程和土下溶蚀速率
引用本文:章程,李玉辉,汪进良,苗迎,肖琼,郭永丽.云南石林地质公园土岩、土根界面过程和土下溶蚀速率[J].地质论评,2020,66(4):1019-1029.
作者姓名:章程  李玉辉  汪进良  苗迎  肖琼  郭永丽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2)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650500
基金项目:本文为科技部援外项目(编号:KY201802009)、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80107- 1, 2018- 242- Z01)、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 YYWF201639, JYYWF20182002)的成果
摘    要:综合考虑土下界面过程对溶蚀速率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客观评价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溶蚀速率的差异及其控制因素,也有助于判别特定气候条件下区域或流域尺度的现代岩溶作用与碳循环强度。在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选择近原生滇青冈林(密枝林地)、云南松林地(人工辅助恢复林)、荒草地、石漠地等4种土地利用类型及不同界面开展为期2年的标准溶蚀试片(试片为圆形,直径40 mm,厚约3 mm)试验研究,同步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水分、土壤CO_2。结果表明石林不同土地利用土下(土壤界面)平均溶蚀量为82.3 mg/a,最大年溶蚀量位于密枝林土下50 cm,达285.7 mg/a,最小年溶蚀量位于石漠地土下10 cm,为17.4 mg/a。总体上,土下年平均溶蚀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密枝林地(182.6 mg),荒草地(76.4 mg),云南松林地(46.5 mg)与石漠地(23.8 mg)。土岩界面附近土下年溶蚀量为17.7~68.8 mg/a,均值为44.7 mg/a,从小到大依次为灌丛稀疏林(17.7 mg),石漠地(47.6 mg)与荒草地(68.8 mg)。土根界面附近土下溶蚀量为43 mg/a。土下溶蚀量要大于岩面溶蚀量,密枝林土下溶蚀量远远大于其它三种土地利用类型,荒草地和密枝林土下溶蚀量随土壤深度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后者的增幅相当显著,说明随着植被的正向演替可极大地促进岩溶作用的进行,提高碳酸盐岩溶蚀速率。石漠地岩土界面溶蚀速率约为岩面或正常土下溶蚀速率的2倍,为石柱水平土蚀凹槽的形成提供了岩溶作用动力学证据。利用密枝林地(原生性植被样本)土下溶蚀速率推断,石林形成鼎盛期的土下溶蚀速率为35.1~46.8 mm/ka。

关 键 词:土下溶蚀速率    土地利用    土岩界面    土根界面    云南石林
收稿时间:2020/1/9 0:00:00
修稿时间:2020/4/13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