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构造环境下的壳─幔过渡带结构
引用本文:赵俊猛,张先康,赵国泽,刘国栋,卢造勋.不同构造环境下的壳─幔过渡带结构[J].地学前缘,1999(3).
作者姓名:赵俊猛  张先康  赵国泽  刘国栋  卢造勋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赵俊猛,赵国泽,刘国栋),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郑州,450002(张先康),辽宁省地震局!沈阳,110031(卢造勋)
摘    要: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天山造山带与准噶尔盆地是典型的盆岭构造。通过对横跨天山造山带与准噶尔盆地的沙雅-布尔津地学断面地震宽角反射、折射资料进行小波分析,获得了天山造山带与准噶尔盆地壳-幔过渡带的详细结构。结果表明,天山造山带的壳-幔间是以多个薄层过渡的。这些薄层的层厚度2~3km不等,层速度高低相间,总厚度约20km,平均速度较低,接近塔里木盆地下地壳的速度。塔里木盆地北缘与准噶尔盆地的壳-幔间不具有这种特点,其壳-幔间主要表现为一级间断面。而位于中国东北部的间阳-海城-东沟深地震测深剖面所揭示的辽东台隆-辽河盆地-燕山台褶带壳-幔过渡带的结构似乎具有完全相反的特征:辽河盆地的壳-幔过渡带比较复杂,它由数个薄层叠合而成,总厚度达15km;辽东台隆与燕山台褶带壳-幔过渡带结构十分简单,皆以一级间断面过渡为主。研究认为,造成二者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它们所处的构造环境不同:前者为挤压环境,而后者为伸展环境。在挤压环境下,复杂的壳-幔过渡带形成于造山带的下面;而在伸展环境下,复杂的壳-幔过渡带形成于盆地的下面。壳-幔过渡的复杂程度与构造活动性相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圈目前的构造活动水平。

关 键 词:天山造山带  盆岭构造  壳-幔过渡带辽东台隆  辽河盆地  燕山台褶带

STRUCTURE OF CRUST-MANTLE TRANSITIONAL ZONE IN DIFFERENT TECTONIC ENVIRONMENTS
Zhao Junmeng, Zhang Xiankang, Zhao Guoze, Liu Guodong, Lu Zaoxun.STRUCTURE OF CRUST-MANTLE TRANSITIONAL ZONE IN DIFFERENT TECTONIC ENVIRONMENTS[J].Earth Science Frontiers,1999(3).
Authors:Zhao Junmeng  Zhang Xiankang  Zhao Guoze  Liu Guodong  Lu Zaoxun
Abstract:
Keywords:Tianshan orogenic belt  basin and range structure  crust-mantle transitional zone  Liaodong platform uplift  Liaohe Basin  Yanshan platform fold belt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