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芩苷在中国对虾体内对诺氟沙星消除及细胞色素P450 酶的影响
引用本文:李 健,梁俊平,李小彦,李吉涛,常志强,戴芳钰,赵法箴.黄芩苷在中国对虾体内对诺氟沙星消除及细胞色素P450 酶的影响[J].海洋科学,2012,36(3):81-88.
作者姓名:李 健  梁俊平  李小彦  李吉涛  常志强  戴芳钰  赵法箴
作者单位: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yhyzx07-042, 20080301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0GB23260589); 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nycytx-46)资助
摘    要:对照组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连续投喂不含药物饵料,诺氟沙星组和联合用药组以50 mg/kg体质量剂量连续投喂含诺氟沙星药饵5 d后,诺氟沙星组投喂不含药物饵料10 d,联合用药组以100 mg/kg体质量剂量投喂含黄芩苷饵料10 d。从投喂诺氟沙星药饵时开始,在不同时间点采集中国对虾血液、肝胰腺、鳃和肌肉组织进行药物残留和肝药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与诺氟沙星组相比,联合用药组各组织中诺氟沙星消除较快,血淋巴、肝胰腺、鳃和肌肉的理论休药期比诺氟沙星组分别缩短了23.92%、22.73%、25.92%和21.92%;与对照组相比,诺氟沙星对中国对虾CYP1A(ECOD)和CYP2(APND)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随着诺氟沙星的消除抑制作用逐渐减弱,最后恢复至对照水平;黄芩苷在加速诺氟沙星在中国对虾体内消除的同时,对中国对虾CYP450酶也有较强的诱导作用。因此,药物使用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免造成药物中毒或疗效下降现象。

关 键 词:黄芩苷  诺氟沙星  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CYP
收稿时间:3/2/2011 12:00:00 AM
修稿时间:2011/9/15 0:00:00

Effects of baicalin on elimination of norfloxacin and activity of CYP450 enzymes in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Abstract:
Keywords:baicalin  norfloxacin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CYP45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