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内蒙古林西地区中上二叠统界线碳酸盐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黄清华,白雪峰,王辉,程宏岗,朱政源.内蒙古林西地区中上二叠统界线碳酸盐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世界地质,2019(3).
作者姓名:黄清华  白雪峰  王辉  程宏岗  朱政源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摘    要:内蒙古林西地区二叠系哲斯组和林西组分布广泛,发育一套暗色泥板岩、砂岩和碳酸盐岩沉积组合,是区域上重要的烃源岩。利用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方法,对林西县官地镇哲斯组与林西组界线附近的碳酸盐岩进行了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林西组/哲斯组界线上、下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构成差异明显。哲斯组稀土元素(∑REE+Y)总量均值为40. 51×10~(-6),明显小于林西组的均值82. 12×10~(-6); PAAS标准化后,二者均具有轻稀土相对于中稀土和重稀土亏损的特征,且哲斯组碳酸盐岩相对于林西组显示更明显的δEu正异常和δCe正异常,与正常海相和湖相碳酸盐岩具有不同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哲斯组/林西组界线碳酸盐岩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呈现突变特点。其中表征陆源混染作用的Cu、Zn、Rb、Zr等微量元素含量在界线之上显著增大。Sr/Ba1、V/Cr 4. 25和V/(V+Ni) 0. 54等特征参数表明研究区中、晚二叠世之际沉积主体为海相、强还原环境。古亚洲洋板块俯冲和岩浆作用及其产生的极端强还原环境和热液影响,是导致研究区哲斯组/林西组界线碳酸盐岩δEu显著正异常和δCe普遍正异常的主要原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