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极半岛西侧不活动陆缘陆架区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沉积演化
引用本文:王春阳,丁巍伟,董崇志,方银霞,马乐天,方鹏高.南极半岛西侧不活动陆缘陆架区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沉积演化[J].地学前缘,2013,20(1):218-229.
作者姓名:王春阳  丁巍伟  董崇志  方银霞  马乐天  方鹏高
作者单位:1. 国家海洋局 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 杭州 310012 2. 国家海洋局 第二海洋研究所, 浙江 杭州 310012
基金项目:国家海洋局2014年度南极周边海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估极地专项(CHINARE2014-01-07);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5003);国家海洋局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 (GASI-GEOGE-0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Q12D06003)
摘    要:基于横穿南极半岛西侧不活动陆缘陆架区的多道地震剖面解释,对该地区的新生代构造变形及沉积演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南极半岛西侧陆缘陆架区可以划分为四大平行于南极半岛走向的构造单元,从陆侧至海侧,分别是陆架内缘区、陆架盆地、陆架中部隆起和陆架外缘区。同时通过地震剖面不整合面识别以及结合区域演化历史,对陆架外缘区层位进行了划分,共划分出四大构造层序:俯冲碰撞前层序S4,俯冲碰撞后层序S3,上新世冰川沉积S2及全新世冰海沉积S1。基于构造单元及构造层序的划分,将南极半岛西侧不活动陆缘陆架区的构造沉积演化分为三期:(1)中生代—始新世,菲尼克斯板块向着南极半岛俯冲,南极半岛西侧陆缘为主动大陆边缘,陆架内缘区发生火山活动,形成海底火山岩,而在陆架盆地区和陆架外缘区沉积火山碎屑岩;(2)从始新世开始,南极洲菲尼克斯洋中脊逐步分段式地抵达南极半岛西侧大陆边缘,南极半岛西缘逐渐转变成不活动的大陆边缘,并在陆架中部发生隆起作用,使得陆架盆地内的沉积物发生变形形成向斜构造,同时在陆架外缘区沉积硅质碎屑岩;(3)上新世开始,南极半岛西缘发生大规模的冰川作用,大陆边缘的沉积主要受控于冰川作用。

收稿时间:2015-09-16
点击此处可从《地学前缘》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学前缘》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