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伯利亚地台西南部地区金矿带的地质环境和形成条件
引用本文:V.E.Kirillov 阳正熙 等.西伯利亚地台西南部地区金矿带的地质环境和形成条件[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2,29(2):119-130.
作者姓名:V.E.Kirillov  阳正熙
作者单位:[1]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地质研究所 [2]成都理工大学
摘    要:在阿尔丹-斯坦洛沃依地盾的西伯利亚地台西南部地区划分出四个金矿带:(1)Ket-Kep带(主要由矽卡岩型、石英脉和网脉型、碳酸岩中的伊利石-褐铁矿型以及伊利石-绢云母交代型矿床或矿点构成);(2)Ulkan带(伊利石-云母交代和石英脉型);(3)Dzhugdzhur带(石英脉型和矽卡岩型);(4)Dzhugdyr带(石英-硫化物脉型)。含矿矽卡岩成矿时代为中生代,而与石英和石英-硫化物脉型有关的矿化形成于晚元古代、古生代和中生代。大多数中生代的金矿化都与岩浆作用有关。含金岩石的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成矿过程主要发生在Dzhugdzhur带的矽卡岩(500-715℃)和Ket-Kep带的热液交代型岩石(510-530℃)中,这些矿石的矿物流体包裹体中的水溶液盐度高达40%NaCl当量,其子矿物主要为Na,K,Ca的氯化物,并以存在CO2为特征。Ket-Kep带内高温(高达465℃)和中温条件形成的石英脉和网脉中的流体包裹体盐度达32%NaCl当量,包裹体中有时含低密度的CO2。Dzhugdzhur带中的含金石英脉形成于225-230℃,为低盐度成矿溶液(1%-2%NaCl当量)。Dzhugdyr带中含金石英-硫化物脉的成矿温度为260-390℃,成矿溶液为低盐度(1.5%-7.5%NaCl当量)KCl水溶液。Ulkan带石英脉的成矿流体中含K-Na氯化物物种,所测定的盐度值为2%-10%NaCl当量,成矿温度在220-280℃之间。

关 键 词:西伯利亚地台  阿尔丹-斯坦洛沃依地盾  金成矿规律  形成条件  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成矿温度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