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粤北某铀矿区234U/238U、230Th/232Th铀污染示踪 初步探索
引用本文:王津,刘娟,陈永亨,沈川洲,齐剑英,王春霖,吴世军,陈繁荣,宋刚,陈迪云.粤北某铀矿区234U/238U、230Th/232Th铀污染示踪 初步探索[J].地质学报,2015,89(Z1):288-289.
作者姓名:王津  刘娟  陈永亨  沈川洲  齐剑英  王春霖  吴世军  陈繁荣  宋刚  陈迪云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珠三角水质安全与保护创新中心暨省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广州大学珠三角水质安全与保护创新中心暨省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广州大学珠三角水质安全与保护创新中心暨省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暨研究所,台北;国家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广州;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广州大学珠三角水质安全与保护创新中心暨省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广州大学珠三角水质安全与保护创新中心暨省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
摘    要:<正>随着我国新形势核电战略的实施,势必推动铀矿和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的阔步开发进程。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铀的勘探、采矿、水冶、加工和浓缩等过程都可能产生放射性污染(Wang et al.,2012)。据初步估算,每生产1 t铀可产生近3000 t含放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