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华北北纬38°带极端强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与水汽来源的关系
引用本文:张一,杨丽虎,王仕琴,檀康达,郑文波,曹建生,沈彦俊,孙宏勇.华北北纬38°带极端强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与水汽来源的关系[J].地理研究,2024(5):1288-1303.
作者姓名:张一  杨丽虎  王仕琴  檀康达  郑文波  曹建生  沈彦俊  孙宏勇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2. 中国科学院大学;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1048);;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324203D);;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215A9915D);
摘    要:华北北纬38°带是华北地区的重要农业区,降水是区域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近年来,极端强降水频率增加改变了地下水补给方式,明确极端强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汽来源对于深入认识区域水循环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华北北纬38°带的1个山区站点(太行山站)和2个平原区站点(栾城站和南皮站)降水样品采集,采用相关分析和HYSPLIT模型,揭示了研究区极端强降水δ2H和δ18O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水汽来源的关系。结果表明: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呈现丰水年贫化的年际特征,雨季富集、旱季贫化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极端强降水同位素最为贫化(-105.7‰~-39.1‰,-14.6‰~-5.7‰)。大气降水同位素关系表明位于山前平原的栾城站斜率和截距最小,蒸发作用最强。HYSPLIT模型结果表明,太行山站极端强降水水汽主要来自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水汽,而栾城站和南皮站极端强降水水汽主要来自于西风水汽和东南季风水汽,西南季风水汽比例增加(16.67%~58.33%)是导致山区极端强降水同位素比平原区贫化的主要原因。水汽来源的差异导致研究区...

关 键 词:华北北纬38°带  极端强降水  氢氧稳定同位素  HYSPLIT模型  水汽来源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