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西大滩——昆仑垭口地区多年冻土形变分析
引用本文:夏星旎,赵林,汪凌霄,周华云,刘世博,李成烨,赵建婷,李智斌.基于SBAS-InSAR技术的西大滩——昆仑垭口地区多年冻土形变分析[J].冰川冻土,2023(6):1716-1729.
作者姓名:夏星旎  赵林  汪凌霄  周华云  刘世博  李成烨  赵建婷  李智斌
作者单位: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 常熟市王淦昌高级中学;3.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藏北高原冰冻圈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31180);;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青年基金项目(BK20200828)资助;
摘    要:多年冻土活动层内部冰-水相变会导致多年冻土地表出现季节性的冻胀和融沉,而其上限处地下冰融化将引起地表的长期沉降,因此揭示地表形变的季节和长期变化规律可为多年冻土变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本文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北界(西大滩—昆仑垭口)为研究区,利用C波段降轨Sentinel-1数据,采用SBAS-InSAR技术获取该地区多年冻土2014—2020年的地表形变时间序列结果,并基于长期形变速率和季节性形变量探讨了该地区的多年冻土形变规律。结果表明:在多年冻土北界西大滩沟谷地区,不连续多年冻土区形变空间差异较大,多年冻土区的长期沉降速率和季节性的形变量高于季节冻土区。此外,高温多年冻土地表沉降比低温多年冻土更为显著,形变空间分布特征与地貌单元紧密联系。与西大滩谷地相比,昆仑山垭口地区和楚玛尔河高平原区域的长期形变速率与季节性形变量都明显增大。同时热融湖塘的形成过程与地表形变有着直接的关联,在热融湖塘发展早期,地下冰融化使得区域季节性形变量增大,随着热融湖塘扩张,区域长期沉降速率加剧,热融湖塘进一步发展后,区域季节性形变量可能降低。

关 键 词:青藏高原  西大滩—昆仑垭口  多年冻土分布  SBAS-InSAR  地表形变  地貌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