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桂林地区第三纪有孔虫的发现及其意义
引用本文:龚兴宝.桂林地区第三纪有孔虫的发现及其意义[J].中国岩溶,1985(3):288-288.
作者姓名:龚兴宝
作者单位:岩溶地质研究所
摘    要:<正>地质矿产部岩溶地质研究所古生物组在桂林盆地尧山西侧的朝阳砖厂、江头村等地的一套黄灰色和浅黄色的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该套岩性层理发育)中,发现较多的有孔虫化石,经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王乃文同志的初步鉴定有如下属种: Ammonia sp., Bathysiphon cf. areacea Cushman, Cyclammina Complanata, Caribeanella cf. katasensis(ujiié), Caribeanella aff, katasensis(ujiié),Caribeanella sp., Gyroidinoides? sp., Nodellum sp., Nonion sp., Orbulina sp., Protelphidium sp., Trochamminoides cf. proteus (Karrer), Trocham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岩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岩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