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鲁北平原南部QK4钻孔岩心特征及第四纪地层划分
引用本文:周永刚,戴黎明,田振环,于春楠,张振飞,刘伟,裴伦培.鲁北平原南部QK4钻孔岩心特征及第四纪地层划分[J].物探与化探,2023(1):55-64.
作者姓名:周永刚  戴黎明  田振环  于春楠  张振飞  刘伟  裴伦培
作者单位:1. 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2. 山东省富铁矿勘查技术开发工程实验室;3.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4.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5.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摘    要:第四纪地层格架的建立对区域地层对比及古地理环境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区域上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已被广泛研究,但对完整的第四纪地层格架研究不足。为此,对鲁北平原QK4钻孔(深度285.98 m)进行了古地磁、AMS 14C、OSL、测井、岩石地层等研究。在系统的古地磁采集(398件)、处理和测试的基础上,认为岩心记录了布容正极性时(Brunhes)、松山负极性时(Matuyama)、高斯正极性时(Gauss)及其中的部分极性亚时。在磁性年代框架的基础上,结合AMS 14C、OSL、测井及岩石地层特征,对钻孔揭露的第四纪地层进行了划分,确定了全新统、上更新统、中更新统、下更新统的底界分别位于4.11、23.49、118.70、147.35 m,钻孔揭露的地层从上向下依次为新生界黑土湖组、大站组、平原组和明化镇组。研究结果建立了鲁北平原南部第四纪地层格架,为该区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古地理环境演化等提供了可靠的岩石学、年代学、古地磁学证据。

关 键 词:鲁北平原  古地磁  AMS  14C测年  OSL测年  第四纪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