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多源遥感降水产品在西北干旱区的气象干旱性能评估
引用本文:黄曼捷,李艳忠,王渊刚,于志国,庄稼成,星寅聪.多源遥感降水产品在西北干旱区的气象干旱性能评估[J].干旱区地理,2024(4):549-560.
作者姓名:黄曼捷  李艳忠  王渊刚  于志国  庄稼成  星寅聪
作者单位: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2. 水利部水文气象灾害机理与预警重点实验室;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1019)资助;
摘    要:多源遥感降水产品在气象站点稀少或分布不均地区的干旱监测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地处中国西北的干旱区。选择5套典型遥感降水产品(PERSIANN、CHIRPS、CMORPH、TMPA和MSWEP),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评估了降水产品在3种时间尺度的气象干旱性能;通过游程理论识别干旱事件,阐释了遥感降水产品捕获干旱事件的能力。研究表明:(1)在西北干旱区,5套遥感降水产品均能较好地捕捉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但却难以准确地捕捉降水的变化趋势。(2)在捕获SPEI性能方面,MSWEP最优,其次为TMPA、PERSIANN和CHIRPS,CMORPH表现最差。1个月尺度(SPEI1)是遥感降水产品识别气象干旱的最佳时间尺度。(3)在刻画干旱事件的特性方面,CHIRPS对干旱事件数量的识别能力最佳,PERSIANN最差;MSWEP和TMPA表征干旱严重性最好,CHIRPS较差;除CMORPH外,其余4套产品均能较好地捕获干旱事件的强度和极值。综上所述,虽然5套遥感降水产品整体上可较好地捕获西北干旱区的干旱特征,但由于受降水产品反演算法、地形复杂性以及地面验证站点疏密...

关 键 词:遥感降水  SPEI  干旱特征  游程理论  西北干旱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