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柴旦断裂中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引用本文:庞炜,何文贵,吴赵,张波.大柴旦断裂中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J].西北地震学报,2023(2):465-473.
作者姓名:庞炜  何文贵  吴赵  张波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陕西 西安 710054;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00;北京震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02229);中国地震局星火科技项目(XH20080Y)
摘    要:通过航卫片遥感数据解译、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并结合差分GPS等测量手段,获取大柴旦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地质地貌特征。结果显示:大柴旦断裂总长约135 km,整体上显示为一反“S”形,根据断裂走向的变化、地貌特征、活动强弱等,大致以温泉沟、塔塔棱河为分界点,可将大柴旦断裂分为三段。晚第四纪以来,该断裂北段和南段逆冲性质较为明显。本次工作集中在断裂中段,该段以右旋逆冲活动为主,逆冲量和右旋量在不同地貌面上是不同的,显示出明显的多期次活动特征。野外天然古地震剖面揭示出1次古地震事件,发生在(2 402.5±57.5) a.B.P之后,表明该断裂在全新世活动强烈,与该区域近年来频繁的强震活动相吻合。

关 键 词:大柴旦断裂  晚第四纪活动  右旋  断错地貌测量  测年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地震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地震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