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郯庐断裂带青峰岭断层上最新一次古地震事件
引用本文:杨晓平,宋方敏,张兰凤,何宏林,李传友,王志才.郯庐断裂带青峰岭断层上最新一次古地震事件[J].地震学报,2006,28(2):213-218.
作者姓名:杨晓平  宋方敏  张兰凤  何宏林  李传友  王志才
作者单位:1) 中国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nbsp2) 中国济南250014山东省地震局
基金项目:国家发改委城市活断层实验探测项目,山东省潍坊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
摘    要:郯庐断裂是我国东部一条古老而今仍在活动的巨型断裂带,它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形成演化过程,对区域构造、沉积古地理、岩浆活动、成矿作用和地震活动等有重要控制作用.其总体走向北北东,一般由2~4条或更多近于平行延伸的断层组成宽达10~40 km的断裂带,切穿中国东部不同性质的大地构造单元,绵延2 400 km以上(方仲景等,1986).1668年7月25日8.5级强烈地震发生在郯庐断裂带中昌邑-大店断层(F1)上,造成了北起莒县南至郯城130 km的地震破裂带(李家灵等,1994;晁洪太等,1995).古地震研究表明,昌邑-大店断层(F1)上,全新世以来共发现了3次、震级相等于8级的古地震事件.最新一次发生在距今3 500 a,重复间隔约为3 500 a(林伟凡,高维明,1987).安丘-莒县断裂(F5)没有参与1668年地震地表破裂,它是一条晚更新世活动断层(郑朗荪等,1988;高维明等,1988;晁洪太等,1994),且被怀疑是公元前70年安丘7级地震的地震断层(晁洪太等,1994).青峰岭断层段是安丘-莒县断裂的组成部分,晚更新世活动强烈,但未发现全新世中晚期活动的证据(宋方敏等,2005).本研究通过对莒县青峰岭地震断层陡坎的考察,用探槽开挖、古地震标志(Yeats,1996;Anthony et al,2003;Klinger et al,2003;邓起东等,1984)识别、第四纪地层年代测试和确定古地震年代的逐次限定的方法(毛凤英,张培震,1995),确定了青峰岭地震断层上最新一次古地震事件的发生年代和破裂参数,突破了郯庐断裂带中段北部没有强烈地震的认识,对郯庐断裂带中段北部潜在地震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关 键 词:郯庐断裂带    &    活动断裂    &    古地震    &    热释光年龄
文章编号:0253-3782(2006)02-0213-06
修稿时间:2005年5月19日

A RECENT PALEOEARTHQUAKE ON QINGFENGLING SEISMIC FAULT OF TANLU FAULT ZONE
Yang Xiaoping,Song Fangmin,Zhang Lanfeng,He Honglin,Li Chuanyou,Wang Zhicai.A RECENT PALEOEARTHQUAKE ON QINGFENGLING SEISMIC FAULT OF TANLU FAULT ZONE[J].Acta Seismologica Sinica,2006,28(2):213-218.
Authors:Yang Xiaoping  Song Fangmin  Zhang Lanfeng  He Honglin  Li Chuanyou  Wang Zhica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