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北京市1973-2005年间城市建成区的动态监测与驱动力分析
引用本文:牟风云,张增祥,迟耀斌,刘斌,周全斌,王长有,谭文彬.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北京市1973-2005年间城市建成区的动态监测与驱动力分析[J].遥感学报,2007,11(2):257-268.
作者姓名:牟风云  张增祥  迟耀斌  刘斌  周全斌  王长有  谭文彬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100101
2. 21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96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摘    要:城市地域空间扩展情况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测度指标。利用陆地卫星MSS影像、TM(或ETM+)影像、灾害监测星座数据和“北京一号”小卫星数据,对1973—2005年北京市建成区的扩展过程、面积变化和土地利用影响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32年间,北京市建成区面积净增加超过1000km2,2005年达到1209.97km2,相当于1973年的6.58倍,年均扩展32.07km2。北京市建成区的扩展基本上呈现出以旧城区为中心向四周扩展的方式,并未在某一方向表现出特别明显的变化,但在不同时期内的扩展速度差异非常明显。北京市建成区的扩展面积中,54.34%来自于农村居民点和独立工矿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43.57%来自于水田、旱地等耕地。人口增长对北京市建成区的扩展有显著的刺激作用;经济增长是城市变化的主要动力之一;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用地的扩展,是城市扩展的牵引力,对城市空间扩展具有指向性作用;而政策与制度因素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北京市发展和扩张的宏观格局。

关 键 词:北京市  城市建成区  陆地卫星数据  "北京一号"小卫星数据  遥感监测
文章编号:1007-4619(2007)02-0257-12
修稿时间:2006-03-012006-04-23

Dynamic Monitoring of Built-up Area in Beijing during 1973--2005 Based on Multi-original Remote Sensed Images
MU Feng-yun,ZHANG Zeng-xiang,CHI Yao-bin,LIU Bin,ZHOU Quan-bin,WANG Chang-you and TAN Wen-bin.Dynamic Monitoring of Built-up Area in Beijing during 1973--2005 Based on Multi-original Remote Sensed Images[J].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07,11(2):257-268.
Authors:MU Feng-yun  ZHANG Zeng-xiang  CHI Yao-bin  LIU Bin  ZHOU Quan-bin  WANG Chang-you and TAN Wen-bin
Abstract:
Keywords:Beijing  built-up area  landsat images  "Beijing-1"  remote sensed monitoring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