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褶皱臂尾轮虫微卫星的分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引用本文:张宁,杨官品.褶皱臂尾轮虫微卫星的分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J].海洋湖沼通报,2014(1).
作者姓名:张宁  杨官品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408)资助
摘    要: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是轮虫动物门(Rotifera)中的广盐种。其个体微小、培养容易、营养丰富,是目前唯一能够在海水养殖中进行大规模培养,并用于海产动物人工育苗的物种。褶皱臂尾轮虫生活史为孤雌生殖和有性生殖世代交替进行,是生物学研究的模型生物。本研究用FIASCO法构建了褶皱臂尾轮虫微卫星富集文库,分离了135个微卫星;用PCR-PAGE分型法分析山东半岛褶皱臂尾轮虫群体,获得8个多态微卫星。等位基因数2~4个;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范围分别为0.1471~0.6364和0.3139~0.6559;遗传偏离指数为-0.3624~0.05353;多态信息含量为0.2615~0.5841。无微卫星偏离哈温平衡,但有2个微卫星处于连锁不平衡。本研究筛选的8个微卫星为褶皱臂尾轮虫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分析提供了标记。

关 键 词:褶皱臂尾轮虫  微卫星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