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全方位自然电场观测方法和观测技术研究
引用本文:席继楼,宋艳茹,胡明朝,刘超,徐学恭,尚先旗.全方位自然电场观测方法和观测技术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2(6):295-295.
作者姓名:席继楼  宋艳茹  胡明朝  刘超  徐学恭  尚先旗
作者单位:1.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
2. 上海市地震局,上海,201203
3. 天津市地震局,天津,300201
摘    要:自然电场(又称自然电位)是由地下矿体、电解质与周围介质之间、以及地下岩石结构体之间的物理化学反应产生,包括氧化-还原电场、过滤电场、接触-扩散电场等.一般情况下,自然电场具有局部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点,也会由于局部性的地下水系、裂隙的变化,产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剧烈变化等.自然电场的物理意义比较明确,变化(孕震)机理相对明晰,在唐山7.8级地震、海城7.3级地震、松潘7.2级等中强以上地震前后,记录到了可能与地震孕育有关的变化形态.

关 键 词:自然电场  技术研究  观测方法  地下水系  中国地震  岩石结构体  局部性  全方位  观测系统  自然电位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