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红壤丘陵山区的自然资源特征和综合利用——以江西省泰和县为例
引用本文:席承藩.论红壤丘陵山区的自然资源特征和综合利用——以江西省泰和县为例[J].山地学报,1983(1).
作者姓名:席承藩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摘    要:一、前言 我国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区,属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地跨十三个省(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当地雨量丰沛,热量充足,土地资源复杂多样,物产丰富。境内地形起伏,多山地丘陵,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或“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可见,整个地区2/3以上的总面积为山地丘陵所据。土壤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富铝风化,属多种类型的红壤、黄壤。河谷平原多种水稻,产量约为全国水稻总产量的90%。这里不仅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如柑桔、龙眼、荔枝与香蕉等),而且还盛产油茶、油桐、漆与乌桕等木本油料和经济林木。这个山区又是我国竹木主要产地,珍贵水产丰富。因此本区历来是我国农林牧副渔的重要生产基地,有“鱼米之乡”的称誉。 但是过去对广大丘陵山区的自然资源,未能合理开发利用,加之长期以来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掠夺式的经营,重采轻造、毁林开荒、陡坡垦殖、烧山取肥、铲草皮等,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致富饶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有利的生态失去平衡,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水旱灾害频繁出现,水冲沙压良田。这就导致粮食生产基地的土壤贫瘠化,造成低肥低产状态。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