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黔西南簸箕田卡林型金矿中含砷黄铁矿和毒砂的赋金特征研究
引用本文:潘谋成,胡凯,曹剑,韩善楚.黔西南簸箕田卡林型金矿中含砷黄铁矿和毒砂的赋金特征研究[J].高校地质学报,2013,19(2):293-306.
作者姓名:潘谋成  胡凯  曹剑  韩善楚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课题(40638042);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黔西南卡林型金矿与古油藏同生共储关系研究)资助
摘    要:黔西南簸箕田金矿是新近发现的一个中型卡林型金矿。该文在显微镜矿相学观察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包括背散射电子图像、点分析和面分析,对金矿中的赋金矿物展开了基本特征和赋金状态研究,发现含砷黄铁矿和毒砂是
主要的赋金矿物。赋金黄铁矿又以环带状和细粒自形为主,莓球状、粗粒以及条带状次之。这些黄铁矿成因复杂,并且可
能普遍受到热液蚀变作用影响。环带状黄铁矿核部中的金可能主要以“不可见”超显微包裹金(纳米级自然金,Au0)的形
式赋存,而环带部分中的金可能以固溶体金(Au+)的形式赋存,并也可能存在纳米级自然金(Au0)。相比而言,莓球状、
粗粒和条带状黄铁矿中的金既可能含有纳米级自然金(Au0),也可能含有固溶体金(Au+)。对于毒砂,单独的毒砂和黄铁
矿- 毒砂集合体中的毒砂均为热液成因,都赋存金,但以单独的毒砂为主,金以“不可见”超显微包裹金(纳米级自然金,
Au0)的形式存在。

关 键 词:簸箕田金矿  含砷黄铁矿  毒砂  电子探针  赋金特征  卡林型金矿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高校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高校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