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缺震区假设:十年后
摘    要:缺震区理论认为,当某一断层或板块边界发生大地震后,再发生地震的危险性将随时间而增加.McCann等(1979)最早也是最明确地把缺震区理论用于地震预报,他们假定沿太平洋边缘划分高、中、低三种地震潜在区域.从那以后的10年里,大约发生过40次大地震(M>7.0),足以用来统计地证明早期预报.我们也分析了Kelleher等〔1 973)的地震长期预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相信,在长时间的平静后,潜在地震可能性增大的假设可以抛弃.数据表明,与那些预报相反.近期地萦活跃的地方的地震危险性比任何时候都大,而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碎块近,O年来没发生过大地震.且仍保持平静.地震次数的‘丛生’与板块构造模型并不矛盾,模型仅约束长斯平均滑动速率而不是地震的规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