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61—2010年平潭大雾的年际特征及雾季环流分析
引用本文:翁国玲,黄志刚,陈宏,唐寒秋.1961—2010年平潭大雾的年际特征及雾季环流分析[J].海洋预报,2015,32(1).
作者姓名:翁国玲  黄志刚  陈宏  唐寒秋
作者单位: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32;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2. 福建省气象台,福建福州,350001
3.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    要:利用平潭气象站1961—2010年地面观测月报资料,使用小波分析雾日年际特征,结果表明:在1965—1975年和1985—1990年有准3年左右的显著周期,并通过显著性检验;同时经过九点平滑发现年雾日呈波动下降,趋势系数为-0.26天/年;2月为全年唯一雾日和持续时间双增加的月份,4、5月雾日减少明显但持续时间也显著上升。利用NCEP\NCAR资料进行平潭春季多雾年份和少雾年份合成分析,表明春季多雾年的特征为:台湾海峡海表温度偏低,为平流雾的生成提供冷水面,而赤道太平洋地区海温却是明显升高;500 h Pa副高偏强偏西,东亚大槽偏南,利于经向环流输送;沿(115°E,20°N)至(125°E,30°N)垂直流场剖面图表明平潭地区低空盛行下沉气流,利于层结稳定;同时水汽来源于南海和孟加拉湾且在850 h Pa表现最为明显。而春季少雾年的特征却刚好相反,台湾海峡海表温度偏高,赤道太平洋地区海温却是明显下降;500 h Pa副高偏弱偏南,不利于暖空气往北输送;沿(115°E,20°N)至(125°E,30°N)垂直流场剖面图表明平潭地区低空盛行上升气流,利于成云不利成雾;水汽输送仅来自孟加拉湾,低空850 h Pa水汽输送明显减少。

关 键 词:平潭  平流雾  年际特征  气候条件

Interannaul variation of fog in Pintang island and the analysis of spring circulation in 1961-2010
WENG Guo-ling,HUANG Zhi-gang,CHEN Hong,TANG Han-qiu.Interannaul variation of fog in Pintang island and the analysis of spring circulation in 1961-2010[J].Marine Forecasts,2015,32(1).
Authors:WENG Guo-ling  HUANG Zhi-gang  CHEN Hong  TANG Han-qiu
Abstract:
Keywords:Pingtan island  advection fog  interannual variation  climate condition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