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化探异常区潜在矿种的判别与实例
引用本文:罗长青.化探异常区潜在矿种的判别与实例[J].湖南地质,1993,12(2):118-120,132.
作者姓名:罗长青
作者单位:湖南省地质矿产局物探队 邵阳
摘    要:对已知矿区矿异常的对比研究表明,利用化探异常元素规格化面金属量(简称NAP)的大小,可判别裸露矿床的矿种;根据成矿元素组与矿下元素组垒加衬度比值的大小及其变化特征,可作为隐伏矿床矿种的预测依据。本文提出一些想法,供大家讨论、参考。 1 NAP最大值是预测矿床主矿种的重要依据根据湘南数十个已知矿区地球化学资料的统计揭示,凡矿异常组合中规格化面金属量(异常衬度值×异常面积)相对最大或较大的元素,一般都是已出露矿体或原生晕已达地表的盲矿体的成矿元素。如桂阳黄沙坪、宝山等铅锌多金属矿床,以及郴县铁石垄、蓝山县太平圩、桂阳

关 键 词:矿床  矿种  地球化学勘探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