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贵州省61年冰雹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引用本文:刘涛,夏晓玲,彭宇翔,唐辟如,李皓,文继芬.贵州省61年冰雹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23(6):872-882.
作者姓名:刘涛  夏晓玲  彭宇翔  唐辟如  李皓  文继芬
作者单位:1. 贵州省山地气象科学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2;2. 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贵州 贵阳 550081;3. 贵州省气象服务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2;2. 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贵州 贵阳 550081;4. 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
摘    要:选取1961—2021年贵州省84个国家站冰雹观测资料,运用回归分析、小波分析和EOF分解对贵州省近61年冰雹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通过分析大气环流和外强迫因子的异常,探究冰雹日数极端年份的成因。结果表明:贵州省一年四季均有冰雹,春季最多,秋季最少。冰雹出现时间以14—01时的午后到夜间为主。贵州省冰雹的发生有14年和8年的周期,1995年后主周期变短,出现频次减少。冰雹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年均冰雹频次与海拔呈正相关,EOF分解后,贵州省冰雹空间分布前两个模态在空间向量场上呈现为全省一致型和东西相反型,受大尺度环流及地形影响产生的冰雹为减少的趋势,1991年后贵州省中部以东受地形激发及局地对流产生的冰雹有略微上升的趋势,但其方差贡献率较小,因此贵州省整体冰雹日数为下降趋势。通过极端冰雹年的大气环流和外强迫因子的分析,发现La Ni?a年海温的异常激发了热带西北太平洋异常气旋,导致该地区副高偏弱,进一步影响到贵州及其周边的位势高度有负异常,不利于贵州省冰雹的发生,对应贵州的少雹年,而El Ni?o年则相反,对应贵州省的多雹年。

关 键 词:冰雹  时空分布特征  EOF分解  小波分析  成因分析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气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气象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