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表层水合物多频率数据成像特征
引用本文:刘斌,李柯良,杨力,文鹏飞.浅表层水合物多频率数据成像特征[J].海洋地质动态,2019,35(7):54-61.
作者姓名:刘斌  李柯良  杨力  文鹏飞
作者单位: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75;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510760;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75;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510760;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75;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510760;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75;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510760
摘    要:浅表层水合物对于理解冷泉系统以及水合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非常重要。由于赋存位置较浅,且赋存的范围一般较小,目前尚缺乏探测浅表层水合物的系统方法。以南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GMGS2-08站位为例,综合利用多个不同频率的数据刻画浅表层水合物的赋存。所用的数据包括多道地震数据(主频65Hz)、初次高频浅剖(22kHz)以及二次低频浅剖数据(4kHz)。多道地震上似海底反射(BSR)以不连续的方式出现,表明局部地层受到向上运移流体的扰动。在浅剖剖面上,识别出声空白、增强反射以及弱振幅海底等冷泉系统相关的特征。多道地震剖面上海底反射表现为两个非常接近的强反射轴(相距约16ms),这与正常的海底反射特征不一致。计算表明,海底反射中第2个强反射轴对应的界面深度大约在海底以下12m处。二次低频浅剖剖面上,气烟囱的顶部出现在海底以下大约13.5m处。考虑到计算中存在的误差,认为气烟囱的顶部对应了海底反射中第2个同相轴。此外,根据地震以及浅剖数据识别出的界面与浅表层水合物样品的深度(海底以下9~22m)以及声波测井曲线上高速异常的深度(海底以下9~22m)是一致的。综合利用多频率数据成像能够有效的刻画浅表层水合物的赋存,并能对其形成过程推测。

关 键 词:浅表层水合物  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  多频率成像  冷泉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