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俯冲板片熔融柱的数值模拟:上覆板块破坏及动力地形效应
引用本文:马芳芳,楼达,戴黎明,李三忠,董昊,陶建丽,李法坤,王亮亮,刘泽.俯冲板片熔融柱的数值模拟:上覆板块破坏及动力地形效应[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39(5).
作者姓名:马芳芳  楼达  戴黎明  李三忠  董昊  陶建丽  李法坤  王亮亮  刘泽
作者单位: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266100;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与环境功能实验室,青岛266237;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天津,30028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项目;鳌山卓越科学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洋壳俯冲过程中温度、压力升高和密度差异,可导致俯冲板片熔融柱的快速上涌,并作用在上覆板块岩石圈地幔底部,从而导致岩石圈的破坏减薄以及地表形态的剧烈变化,该过程类似于地幔柱对岩石圈的破坏作用。目前,对于俯冲板片熔融柱的形成及其对岩石圈破坏程度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地表动力地形变化与深部岩石圈破坏作用之间的响应关系依然不清楚。为此,本文将利用I2VIS有限差分方法,基于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以及能量守恒方程,通过给定材料参数和一定边界条件,计算揭示俯冲洋壳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深度下发生部分熔融并形成俯冲板片熔融柱的过程,从而模拟再现该熔融柱对上覆板块岩石圈的破坏过程,并进一步分析其导致的浅部地表地形变化响应。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大洋板片俯冲过程中,由俯冲的陆源沉积物以及洋壳形成的混合熔融柱垂向侵蚀岩石圈底部,造成岩石圈减薄。在熔融柱的横向侵蚀过程中,岩石圈地幔熔融范围增加,可达300 km。在地形变化方面,板块俯冲造成大陆前缘受挤压变形,引起构造变形,构造变形范围可达300 km。同时,与俯冲相关形成的熔融柱对岩石圈地幔底部的侵蚀作用逐渐增强,动力地形变化幅度增大,并持续抬升,最终可垂向抬升至4 km。动力地形的变化范围局限在300 km以内,这与岩石圈地幔的破坏范围保持一致。

关 键 词:俯冲  熔融柱  岩石圈破坏  动力地形  数值模拟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