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用化石天长计算地球年龄的方法及意义——如何理解地球年龄
引用本文:吴海威.用化石天长计算地球年龄的方法及意义——如何理解地球年龄[J].地质科学,2018,0(2):774-780.
作者姓名:吴海威
作者单位:永久收藏品有限公司 美国加利福尼亚 CA 91789
摘    要:天长(一天时长)是地球自转速度的直接反映。古生代-中生代化石记录的天长数据表明,古生代-中生代期间的天长随时间呈线性增加。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这意味着同时段地球自转速度呈线性衰减。如果把这个趋势应用于地球历史的全过程,计算结果为4.519~4.495 Ga,与目前公认的地球绝对年龄4.54 Ga一致。这意味着,从这个时间点起,地球有一种自转速度衰减的总趋势。地球自转速度衰减年龄等值于地球年龄说明:1)所测量的陨石样本生成的时间(表征地球年龄)与地球受月球吸引形成自转减速的时间几乎相同。这意味着地-月体系形成之前的地球比该陨石表征的地球年龄更为古老。2)地球、月球、自转速度衰减时长,三者的年龄呈现等值状态,因而此结果与月球起源于大碰撞的假说可以匹配。

关 键 词:化石天长  角动量守恒  地球自转速度  衰减  地球年龄
收稿时间:2017-05-14
修稿时间:2017-05-14;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