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草莓状黄铁矿微晶形态和成分的地质意义——以栖霞组含泥灰岩为例
引用本文:李洪星,陆现彩,边立曾,马野牧,张雪芬,张壮志,丁子建.草莓状黄铁矿微晶形态和成分的地质意义——以栖霞组含泥灰岩为例[J].矿物学报,2012,32(3):443-448.
作者姓名:李洪星  陆现彩  边立曾  马野牧  张雪芬  张壮志  丁子建
作者单位: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 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北京市华清地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2218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
3. 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北京,102206
4.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河北总队,河北保定,071051
摘    要:在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地区二叠世栖霞组上部的含泥灰岩中发现棘皮动物化石,其腔被不同形态微晶的草莓状黄铁矿充填,有正四面体、正六面体、五角十二面体和近球体。溶解氧与草莓状黄铁矿的形成过程有关,其浓度决定微晶的S/Fe。统计显示,黄铁矿的S/Fe平均值随微晶的边数增加而增加,所以,棘皮动物腔内草莓状黄铁矿形成由早及晚的次序为:近球体微晶,五角十二面体微晶,正六面体微晶,正四面体微晶的草莓状黄铁矿。同一环境中,黄铁矿微晶的S/Fe可用来指示形成次序。

关 键 词:微晶形态  S/Fe  草莓状黄铁矿  沉积环境  棘皮动物化石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