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海东昆仑阿斯哈金矿Ⅰ号脉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成因
引用本文:李碧乐,沈鑫,陈广俊,杨延乾,李永胜.青海东昆仑阿斯哈金矿Ⅰ号脉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成因[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42(6):1676-1687.
作者姓名:李碧乐  沈鑫  陈广俊  杨延乾  李永胜
作者单位: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 2.长春黄金研究院,长春130012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1212010630708)
摘    要:阿斯哈金矿位于东昆中隆起带东段,是东昆仑重要的金、铁多金属成矿带。金矿的容矿围岩为印支早期闪长岩和黑云母花岗岩,NNE向和NW向断裂为主要的容矿构造,Ⅰ号脉为该金矿主要的矿脉之一,云煌岩与金矿脉空间关系密切。流体包裹体主要有富CO2三相和气液两相2种类型。流体盐度(w(NaCl))为1.83%~8.13%,流体密度为0.69~0.87 g/cm3,成矿温度为155.3~425.6 ℃。成矿Ⅰ阶段流体为低盐度、富CO2的高温流体;成矿Ⅱ阶段富CO2型和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共存,发生了以CO2逸失为特征的不混溶或沸腾,致使残余流体盐度升高;成矿Ⅲ阶段为气液两相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流体气相成分主要有CO2、CH4、N2。结合氢、氧和硫同位素组成分析认为,成矿流体主要为幔源流体,晚期有大气水的加入。通过等容线图解法估算成矿压力为98~132 MPa,估算成矿深度为8.16~9.58 km。通过与典型造山型金矿特征对比,阿斯哈金矿为中成造山型金矿,矿床形成于早印支期陆内造山由挤压向伸展转换时期。

关 键 词:流体包裹体  氢、氧和硫同位素  矿床成因  阿斯哈金矿  东昆仑  金矿床  
收稿时间:2012-07-0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