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甘肃枣子沟金矿的矿化特征及矿床成因
引用本文:刘春先,李 亮,隋吉祥.甘肃枣子沟金矿的矿化特征及矿床成因[J].地质科技通报,2011,30(6):66-74.
作者姓名:刘春先  李 亮  隋吉祥
摘    要:枣子沟(又称早子沟)金矿位于西秦岭造山带西南缘与松潘-甘孜构造结的过渡部位,金矿化主要赋存于中三叠统古浪
堤组钙质、硅质板岩和闪长岩岩脉中。矿体主要受NE、NW 和近SN向断裂构造控制,其中NE向矿体为主要矿体。根据容矿岩
石不同将枣子沟金矿的矿石分为蚀变板岩型矿石、蚀变脉岩型矿石和石英-辉锑矿型矿石。主要的金属矿物包括黄铁矿、毒砂、
辉锑矿,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绢云母等。与矿化有关的热液蚀变为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毒砂化。金
主要以显微不可见金的形式赋存于硫化物中,局部可见显微自然金赋存于石英和硫化物的裂隙中。根据容矿岩石、蚀变特征、矿
物组合、元素组合、金的赋存状态等认为枣子沟金矿为卡林型金矿。对蚀变矿物的研究及已有资料的综合分析表明,以含铁矿物
蚀变为特征的硫化作用是枣子沟金矿的一种重要成矿机制。枣子沟金矿成矿时代为中-晚三叠世(240~230)Ma],其形成于秦
岭造山带从挤压向伸展构造转变的过渡阶段。 


Miner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Ore Genesis of the Zaozigou Gold Deposit,Gansu Province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技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技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