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河西走廊中部荒漠收获蚁(Messor desertus)蚁穴对秋季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引用本文:冯怡琳,王永珍,林永一,刘继亮,方静,刘任涛,赵文智.河西走廊中部荒漠收获蚁(Messor desertus)蚁穴对秋季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中国沙漠,2023(6):121-130.
作者姓名:冯怡琳  王永珍  林永一  刘继亮  方静  刘任涛  赵文智
作者单位:1. 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2. 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 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
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JR7RA0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30720,41771290);
摘    要:收获蚁蚁穴是荒漠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微生境,它的存在会改变植被和土壤环境,从而影响动植物的分布。本研究以戈壁荒漠收获蚁(Messor desertus)蚁穴为研究对象,利用陷阱法调查秋季蚁穴边缘及毗邻裸地微生境蜘蛛、甲虫、蚂蚁、螨类和跳虫5种典型地表节肢动物类群的种类组成及数量,结合植被和土壤环境要素变化确定荒漠收获蚁活动及其塑造的蚁穴对5种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季蚁穴地表节肢动物的活动密度、类群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毗邻裸地微生境,分别是裸地的2.9倍、2.5倍和4.5倍;蚁穴微生境蛛形纲、蜱螨目和弹尾目的群落组成与毗邻裸地明显不同,蚁穴显著提高了蛛形纲和弹尾目的活动密度和类群数,蚁穴微生境蛛形纲的活动密度与弹尾目的活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RDA排序结果表明,土壤电导率及土壤黏粒、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是影响蚁穴和裸地微生境地表节肢动物分布的主要土壤因子。荒漠收获蚁蚁穴通过富集资源和改善土壤环境强烈影响秋季蛛形纲、蜱螨目螨类和弹尾目等地表节肢动物的聚集,而阎甲科和粪金龟科等鞘翅目和蚁科的活动对蚁穴存在的响应不敏感。

关 键 词:戈壁  荒漠收获蚁(Messor  desertus)  蚁穴  裸地  地表节肢动物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