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福山凹陷流沙港组低渗储层孔隙特征及成因
引用本文:廖飞燕,马庆林,郭浩,等.福山凹陷流沙港组低渗储层孔隙特征及成因[J].地质学刊,2017,41(4):644-650.
作者姓名:廖飞燕  马庆林  郭浩  
作者单位:南方石油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KLMMR-2014-A-10)
摘    要:通过普通薄片、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压汞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了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储层的孔隙特征,并结合储层的沉积环境、岩性特征和成岩作用,分析了影响储层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流沙港组储层属中低孔低渗储层,以次生孔隙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纵向发育3个次生孔隙带。影响储层孔隙发育的因素主要为沉积相带及成岩作用,其中沉积相带的不同导致了储层岩石成熟度的差异,进而控制原始孔隙度的大小,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附近。较强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对原生粒间孔的破坏是造成研究区低渗的重要原因,而溶蚀作用的强度决定了优质储层的发育状况。

关 键 词:次生孔隙  孔隙结构  成因机制  低渗储层  流沙港组  福山凹陷  北部湾盆地
收稿时间:2017/6/14 0:00:00
修稿时间:2017/7/25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刊》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刊》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