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贵州西部晚二叠世富稀土岩系沉积相分析
引用本文:罗香建,覃英,卢树藩,符宏斌,黄庆,刘国栋.贵州西部晚二叠世富稀土岩系沉积相分析[J].矿物学报,2023(6):735-745.
作者姓名:罗香建  覃英  卢树藩  符宏斌  黄庆  刘国栋
作者单位:1.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2. 贵州省地质矿产开发局113地质大队
摘    要:贵州西部晚二叠世玄武岩顶部新发现的“古陆相沉积型”稀土资源具有富矿岩系分布广泛,连续性好的特点,其厚度在2~16 m之间,平均品位为0.12%~0.15%,最高可达1.60%。作为一种全新的稀土矿床类型,相关研究较为薄弱,含矿的岩性组合和沉积相带尚未明确,阻碍了成矿理论的研究和该地区的找矿预测。本文在收集大量基础地质资料与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与微量元素测试结果,对该套富稀土岩系开展了沉积相分析。研究表明,贵州西部玄武岩顶部富稀土岩系从下往上由3个岩性段组成,即铁质岩段、铝质岩段和宣威组底部的碎屑岩段。其中,铁质岩段为残积平原相、铝质岩段为湖泊相、宣威组底部的碎屑岩段为河流-三角洲平原相。由此提出富矿铝质岩段为“隆凹相间”的古地形地貌控制下的湖泊相沉积,并识别出了铝质岩段沉积期贵州西部由西往东分别为湖泊-隆起-湖泊-潮坪的沉积格局,从而建立了峨眉山玄武岩经风化剥蚀基底形成-湿热气候湖泊沉积-河流发育3阶段稀土岩系沉积模式。

关 键 词:沉积相  富稀土岩系  晚二叠  贵州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