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多源数据的中国海岸带地区人口空间化模拟
引用本文:杜培培,侯西勇.基于多源数据的中国海岸带地区人口空间化模拟[J].地球信息科学,2020,22(2):207-217.
作者姓名:杜培培  侯西勇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烟台 264003;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3. 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烟台 264003;4.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青岛 266071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9060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1143032)。
摘    要:海岸带人口聚集、经济增长迅速、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细致的人口空间分布信息对解决海岸带地区资源配置、灾害风险管理等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沿海城市为研究区,基于NPP-VIIRS和NDVI数据构建人居指数HSI,并加入居住地面积比例系数反映人口内部差异,利用样本动态分区及建模方法,得到2015年中国海岸带1000 m格网人口分布数据(POP),并将其与已公布的相同年份的中国公里格网人口数据(TPOP)和100 m全球人口数据(WorldPOP)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3种数据均能反映中国海岸带地区人口的宏观分布特征,但是对于人口分布城乡差异特征以及城市内部人口分布细节特征的刻画,则是以POP数据最为理想。由县域统计值和POP数据可知,主要受沿海地貌、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的影响,中国海岸带地区人口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具体来说:① 地形差异,山地和滩涂区域的人口密度普遍较低(小于5 人/hm 2),而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区域的人口密度则普遍较高(大于10 人/hm 2);② 宏观区域差异,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大于25 人/hm 2);长江以北地区人口分布多层级重心离散分布的特征较为显著,尤其以山东和江苏最为明显,长江以南地区人口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沿海低地和平原,如浙江—福建—广东一带;③ 城乡差异,由各级城镇向乡村区域递减的趋势非常明显,城市等级越高,人口分布的梯度特征越显著,中心城区、城市近郊、城市远郊之间相比人口密度差异巨大。

关 键 词:人口  阈值  动态分区  空间化  人居指数  海岸带  中国  
收稿时间:2019-04-24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信息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信息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