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管道流模型的岩溶含水系统降雨泉流量响应规律——以贵州后寨典型小流域为例
引用本文:刘丽红,束龙仓,鲁程鹏.基于管道流模型的岩溶含水系统降雨泉流量响应规律——以贵州后寨典型小流域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40(5):1083-1089.
作者姓名:刘丽红  束龙仓  鲁程鹏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淮南,232001;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
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
摘    要:为深入研究高度非均质岩溶含水系统的补给、运动机理,以贵州后寨岩溶典型小流域为例,运用管道流程序(conduit flow process),基于后寨岩溶典型小流域实际的降雨流量资料,建立降雨泉流量响应理想模型,对不同落水洞补给位置、不同渗透系数和给水度组合情况下的降雨泉流量互相关系数曲线陡缓程度和峰值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含水介质参数的改变远没有补给位置不同对互相关系数曲线的改变程度高;在不同渗透系数和给水度组合情况下,短距离排水互相关系数峰值可接近1,而远距离排水互相关系数峰值最高仅为0.4.野外实际研究区分析也表明,短径流路径下降雨流量互相关系数峰值高达0.7,而长径流路径下降雨流量互相关系数最大为0.4.辅以必要的水文地质调查,降雨泉流量互相关曲线可用来分析管道径流路径等岩溶含水系统水动力特征.

关 键 词:岩溶含水系统  管道流模型  降雨    互相关系数  贵州普定

Precipitation and Discharge Response Mechanism Based on Conduit Flow Model in Karstic Water System:Application the Houzhai Karstic Water System of Guizhou Province
LIU Li-hong,SHU Long-cang,LU Cheng-peng.Precipitation and Discharge Response Mechanism Based on Conduit Flow Model in Karstic Water System:Application the Houzhai Karstic Water System of Guizhou Province[J].Journal of Jilin Unvi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2010,40(5):1083-1089.
Authors:LIU Li-hong  SHU Long-cang  LU Cheng-pe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