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深部巴什基奇克组致密储层孔隙演化定量研究
引用本文:潘荣,朱筱敏,谈明轩,张剑锋,李勇,邸宏利.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深部巴什基奇克组致密储层孔隙演化定量研究[J].地学前缘,2018(2):159-169.
作者姓名:潘荣  朱筱敏  谈明轩  张剑锋  李勇  邸宏利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    要:综合利用岩心观察、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鉴定观察、图像分析、埋藏演化史与有机质热史演化分析,膏盐层脱水及黏土矿物转化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克深区块深部巴什基奇克组致密储层进行了孔隙演化定量研究。这套致密储层主要经历了"黏土膜→早期缓慢浅埋压实作用→长石、岩屑溶蚀和石英加大→早期方解石胶结→中期快速深埋强烈压实作用→长石、碳酸盐胶结物溶蚀→碳酸盐致密胶结→晚期挤压推覆形成裂缝→裂缝溶蚀扩大"的埋藏-成岩演化过程。以孔隙结构特征为基础,定量计算各关键成岩作用对储集空间的影响量(初始孔隙度为37.87%,压实损孔量为27.62%,胶结损孔量为7.51%,溶蚀增孔量为1.7%,裂缝增孔量为1.32%),并以埋藏-成岩演化史为主线及约束,恢复校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演化的控制量,从而恢复储层实际孔隙演化史。研究表明,不同成岩作用对储集层孔隙度的影响量不同,孔隙度整体变化趋势为逐渐减小。克深区块晚期气藏充注时期与区域构造挤压造缝时期配置良好,结合较好的储层孔隙度(6.2%),有利于烃类充注成藏,形成有利勘探目标。

关 键 词:成岩演化  致密储层  孔隙度演化  巴什基奇克组  克拉苏冲断带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porosity evolution of deep tight reservoir in the Bashijiqike Formation in Kelasu structure zone,Kuqa Depressio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